星轨拍摄COOKBOOK
第二次拍星轨,发现上次学会的东西有些忘了,所以写一个教程备忘。
前期准备
1、光污染不太挑,8级也能拍。
2、天气越晴越好(没见过星轨里面有云的)。
拍摄操作
1、三脚架固定好,固定好相机指向,关闭steadyshot,关闭长时曝光降噪。
如果想玩科学摄影,让星轨圆心居中,使用指南针时记得计算磁偏角。
2、参数方面可以先拍两张试试。经验来说光圈越大越好,iso越低越好,白平衡完全可后期调整,但为了省事建议固定3500k。
快门时间按照400法则算($快门时间\le400/焦距$),理论上使用更长的曝光时间会减少星轨与背景光的亮度差,减少星轨数量,但我没测试过。
3、拍摄间隔1秒就行,即设置为快门时间+1s
(蛤?(再也不能+1s了呜呜))。拍摄张数得考虑电脑的后期能力,我的电脑一次只能处理100张,拍多了只能分批处理,很麻烦。拍摄总时长丰俭由人,我的经验半小时就差不多了,总时长越长,星轨的弧度越大。
4、开拍!记得带个椅子,享受一下星光浴。
后期处理
1、先初步调一下所有照片的曝光对比度,动一动曲线,让星星能看出来,地光太亮了就用蒙版压一下,镜头畸变也修复一下。这里可以不用管地景的颜色,因为之后会在前面覆盖一张地景。
2、然后在PS中文件 -> 脚本 -> 将文件载入堆栈
,导入图片。选中所有图层,图层混合模式从正常
改为变亮
。(有教程让创建智能对象,但我感觉一不方便、二吃性能,不推荐)
3、找出杂乱光点(比如飞机、炫光、云、烟等)所在的图层,直接抹去或用蒙版抹去。由于使用了变亮
模式,任意位置像素的取值为:所有照片中该位置像素的最大值,所以抹除时可以粗犷一些,范围上多抹去一些也不会影响堆栈输出结果。最后清理干净没问题就可以拼合图层了。
4、如果想让星轨更亮一些,可以复制图层,对新图层使用滤镜-杂色-蒙尘与划痕
滤镜,调整半径
到看不到星轨,这样就获得了“去除星轨图层”。将“去除星轨图层”的图层混合模式改为减去
,调整透明度大小,就可以压暗天空的背景色。
5、最后叠加地景,拼合图层,整体调色。